肖若腾退役了吗,肖若腾个人简介
东京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上的肖若腾 图据IC photo
里约奥运会前骨折退出,到东京奥运会克服肩伤夺金,北京小伙肖若腾为了“赢”这个信念毫无保留。
25岁的他,4岁半开始接触体操,15岁在城市运动会上展露锋芒,夺得鞍马冠军,肖若腾开始了国家队的生活。对此,当年的教练李德志认为肖若腾要比同龄人成熟,“在全能比赛中,即使在第一项比赛中失误,也不会影响后面的比赛发挥。”
东京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上的肖若腾 图据IC photo
在《百年百冠》中,肖若腾面对采访透露了他体操生涯的开始:小时候母亲把他送去体校,一开始去的体操,但家长带孩子一般都会多尝试几个项目,玩一玩试一试,看哪个项目才是自家孩子真正感兴趣的。肖若腾的母亲也不例外,带着孩子去游泳队转了一圈,游泳教练发掘了肖若腾的运动天赋,希望他到游泳队来。结果这事被体操的启蒙教练知道了,下次再见到他母亲就说不要让你儿子去游泳队,就来体操队,反正身体也长不高,去游泳队没前途。就这样,肖若腾专心练习体操,逐步发光。他回忆体操这项体育运动时表示,很多人觉得练习体操很艰苦,实际上确实是这样,手上一直破皮很正常,很多小孩不愿意练习体操就偷懒,但对于肖若腾来说,练习体操还好,现在回忆自己的童年也是非常快乐的。
热爱是坚持的动力,体操之路十分艰辛,身上因此受伤也是常有的事。北京体操男队主教练陈刚曾这样说过,肖若腾天分极高但“不禁练”,从小肌肉、关节就不是特别皮实,更多是靠头脑和身体灵活性取胜,这让肖若腾的体操之路多了一份伤病隐患。但是,肖若腾愿意为了热爱继续走下去。就拿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来说,那次的经历是肖若腾最难忘的。当时肖若腾一度状态极佳,入选奥运阵容几乎板上钉钉。但按照体操队选拔的惯例,每次奥运会前,都要参加三场测试赛。第一场时,肖若腾在做自由操一个难度不是很高的落地动作时,手臂撑了地面。手肘骨折,肖若腾未能搭上前往里约的班机,成为一大遗憾。
东京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上的肖若腾 图据IC photo
这对肖若腾的打击不言而喻,“因为心气儿也高,具备了可以上奥运会的实力,但最终以这种方式错过了比赛。”当时只有20岁的小伙儿想不通,甚至有过退役的念头。“就是不想短期内再去触碰体操,我放低了自己体操方面的要求。”不过,他终究打消了这个念头,“光想,没有落实到行动上,证明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。我从始至终都未想过放弃体操,因为我非常确定体操是我最擅长,也是最热爱的东西。我当时想的是,如果我打不了奥运会,我可以打世锦赛、全运会等。”
肖若腾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才逐渐从这次的低沉期走出来,教练、队友、朋友、家人的帮助,自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但比这更重要的是,他重新找到了练体操的快乐。“那种快乐就是一种很放松的感觉,不会让自己绷得那么紧,而是一种放松的状态。”此时的肖若腾,又像当年那个少年一般,在赛场上继续展现他的天赋和实力。也正是为了在个人首届奥运会上争取最好成绩,肖若腾一步一个脚印,从选拔赛减难度保证动作完成质量,科学评估身体状态,把握时机恢复吊环,在东京奥运赛场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。
与其他运动员一样,肖若腾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,并站上最高领奖台。从2017年开始,他开始收割国际赛事的冠军,尤其是当年的世锦赛全能冠军为代表。而在今晚,肖若腾距离最高领奖台只差一步,但他的努力值得所有人尊重。